《坠落的审判》:一场“跳楼”引发的婚姻审判 时长:08:00 来源:电影网 展开
《坠落的审判》:一场“跳楼”引发的婚姻审判收起
时长:08:00建议WIFI下打开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坠落的审判》摘得第96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导演茹斯汀·特里耶也曾凭借该片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深受国际电影节青睐的电影3月29日在中国上映。
3月24日,电影在中国举办首映礼引发观众热议并登上热搜。《今日影评》本期节目邀请影评人周桂伊与我们一起前瞻这场充满疑云的家庭命案。
快问快答
坠楼案初启悬疑幕
《坠落的审判》以一场没有目击者的坠楼事件开场,妻子涉嫌不忠,丈夫遭人毒手,故事中的坠楼不仅仅是引子,还包裹着婚姻关系、亲密关系等种种人性的情感。周桂伊认为,《坠落的审判》并不是一部解惑式的悬疑、反转的爽片。影片并不是严密完整的本格推理,甚至没有出现对剧情完整性的结局还原,而是不断地通过证人和自证的方式剖析婚姻关系中的层层立场。
电影中首先遭受审判的是女主角的女性身份。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性别调换,男性牺牲了很多时间照顾家庭,女性的事业蒸蒸日上,并且女性并不觉得自己在婚姻里有非常多的亏欠,但是女性因为丈夫的提议从大城市回到了小乡村生活。展现出了女性身份具有的配合性和服从性,不管女性多么优秀,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受限于“女儿”和“妻子”的角色。
“因为导演本身就是女性,所以她在影片中细腻又大胆地呈现了女性难以启齿的婚姻感知”周桂伊说。
其次是对母子关系的审判。我们总会认为母子之情天然超乎父子之情,但是电影的结局中妈妈赢得了官司,孩子却说对母亲有些害怕。因为女主把更多时间放在了事业上,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孩子作为他们婚姻中的存在者和围观者,如此下坠的婚姻给他带来了精神恐惧。
最后是对亲密关系和对人生间的此消彼长的一种审判。影片中有许多非常大胆的台词,比如,妻子对丈夫说:“你为什么老是认为是照顾家庭剥夺了你的写作,写作事情本身只需要才华而不需要时间。”丈夫则说:“你要的根本不是伴侣,你要的是配合者。”如此针锋相对的台词把两性关系的深刻、恐怖以及无处消解的悲悯充分地表达出来。
摇摇欲坠的婚姻关系
1973,英格玛·伯格曼在电影《婚姻生活》里就已经谈论过婚姻问题。而《坠落的审判》用“审判”的方式将亲密关系带来的危险性与安全感呈现出来。“坠落”的是婚姻关系,而不是表象上的坠楼;而“审判”的则是对人生的反思。
除此之外,影片中通过对与“坠落”相关的实项和虚项的呈现,探讨了许多关于身份认同、情感需求的问题。实项就是坠楼的事件本身以及为了确定死者的死因而不断发生的坠楼爆破实验;虚项则是两人在吵架时关系的被摧毁感,坠落的不仅是男主,而是因为婚姻而裹挟着的两个人的人生。
影片用了许多方式进行主角婚姻危机的效果构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障碍的呈现。男主是德国人,女主是法国人,当他们选择英语作为中立语言的时候却发现谁也听不懂对方说的完整的意思。“我觉得这是对婚姻沟通的一种意向的表达,即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去倾听对方的意见以及非常清楚地知道对方想给我们传达的意义” 周桂伊说。
tips:这些视点不容错过
除了深刻的主题之外,《坠落的审判》中这些精彩视点也可以留意欣赏:
1.宠物狗。这条宠物狗贯穿了电影的始末,影片中有许多它长时间的凝视镜头,作为这段婚姻的旁观者它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够参与,它就像是观众的替身,是串联故事的线索 。
2.审判的核心:录音。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导演一直在用“障眼法”让观众感受到女主的言行不一,而爆出来的录音让大家忽然发现他们婚姻居然是如此千疮百孔,这样通过声音将故事的错乱感以及主人公愤怒和隐忍的痛苦本质抽离了出来。
3.看不见的男孩儿——丹尼尔。孩子在婚姻关系里面永远都是最后知道真相的人,孩子是没有办法真正地用他的阅历去感知成年人的复杂的。所以当他以不能看见的形象出现,但最后又充当了必须审判父母的角色的时,表达出了电影对破碎的婚姻中孩子在承受着什么的悲伤的探讨。
节目最后,周桂伊希望将影片推荐给想进入婚姻的人、正在遭遇婚姻危机的人以及希望在婚姻关系处理好养育问题的人。“但是因为国情的差异,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对于今天的中国女性来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周桂伊解释道:“关系是配合人生而存在的,《坠落的审判》则把婚姻关系放到了过于重要的位置进行审判,仿佛所有的不堪、失落和不被认可都是婚姻关系带来的,这也告诉我们当你的人生正在坠落时,不要把所有的重量都系在婚姻关系上。”
《坠落的审判》深刻剖析人性,能触动每个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这波澜如同钥匙,形状各异,引领我们寻找答案。
文/乐意最新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