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2 15:00:37播放:1851

金鸡奖创作之问:中国电影的好故事在哪里? 时长:07:45 来源:电影网 展开

金鸡奖创作之问:中国电影的好故事在哪里?收起

时长:07:45建议WIFI下打开

1905电影网专稿 聚焦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今日影评》推出系列特别节目《真论电影——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深度对话录》,三问中国电影,共话电影发展得失,绘就新的征程。

第一问,“好故事在哪里”?

回顾2024年,中国电影经受着短视频、短剧等多种快节奏娱乐方式的冲击,如何拍出更多让观众强烈喜欢的好故事,吸引观众回到电影院,成为了电影人必须面对的考验。

本期《今日影评》将深度对话荣誉影人《满江红》编剧陈宇、《封神三部曲》编剧冉平、《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三大队》编剧张冀,共谈第一问——“创作之问”:好故事,在哪里?

首先,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故事?

在编剧、导演陈宇看来,第一点是“叙事乐趣”——观众能够跟随故事发展,感受到其中妙趣。

第二点则是“思想内涵”——在故事中浓缩着创作者对人生或对世界的理解。

第三点是“情绪波动”——洞悉当下观众的需求,并让观众与故事产生情绪共鸣。

《封神》系列电影编剧冉平直言“新鲜、有趣、动人”成为构成好故事的必要因素。

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作品的编剧张冀认为:“时代转化之间特别丰满的人物支持了许多好故事的诞生。”

在编剧、导演张吃鱼眼中,“不局限在作者的自我表达中,要去知道观众需要什么。”

但问题随之而至,在慢慢变“短”的时代里,电影如何讲好“长”故事?

张吃鱼认为:“短视频是给予了电影创作者提示的。短视频凭借其更短的创作周期,更能够捕捉到观众当下最敏感的情绪点,所以电影创作也要既立足于当下观众的情绪痛点,也要放眼未来融入时代思考。”

随着短视频、短剧带给观众的刺激愈发直接和强烈,张冀补充了另一个观点:“今时观众对电影故事的要求也更加极致,只有蕴藏着情感的极致人物、极致故事环境、极致戏剧冲突才能成为观众心中的好故事。”

而冉平提到,由于短视频已经让“太阳下无新鲜事”,因此电影单纯去打造一个“新”故事已经变得异常艰难,古典文化是不容忽视的“灵感宝库”。

在《封神》创作前期,制作组从90后、00后的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年轻人是从未阅读过《封神演义》原著的,所以想要打动新时代观众,单靠原著故事的复刻是万万不可的,如何抽丝剥茧梳理出《封神演义》中与当下观众能够情感呼应的脉络,并从其中开掘新意,才是《封神》系列电影创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其最终成功的“不二功臣”。

有如此多的成功之鉴,未来银幕上,观众期待哪些“好故事”?

“现实题材要跟类型电影结合,要提速”。编剧、导演张冀的四部待映作品,《千里江山图》《阿尔兹海默之家》《东极岛》《孤星计划》都是强类型融合写实电影,在真诚的创作者表达外,包含着吸引年轻观众的强烈戏剧冲突。

例如《千里江山图》,是以上海地区谍战为背景,同时融合政治、惊悚、悬疑等极强冲突性的戏剧元素。

而从改编作品来看,观众期待的“好故事”不能仅仅照搬照套,一定要在经典原作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思考,以及对当下观众需求的亲切关照进行再创作。

陈宇举例小说《三体》,无论是动画还是网剧,甚至立项的电影,都要做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再创作。”

冉平就此问题透露,《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并不是根据《封神演义》原著的三部分来切分故事的,而是希望每一部都能浓缩改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没有接触过前作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封神》的“新鲜、有趣、动人”。

中国电影“好故事”的创作初心是什么?最终想要抵达的远方在哪里?

面对这个问题,陈宇、张吃鱼、张冀和冉平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观众的心中。

张吃鱼在影片《独行月球》中曾写下,宇宙那么大,我们还会遇见。这是他由衷而发的肺腑之言,他希望借创作,能够走进更多观众心中,让他能和观众成为彼此知音。

透过与电影人们的深度对谈,他们的创作热情如灼灼之火清晰可见,但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仍然充满着无限挑战。

好故事的书写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只有始终保持与观众、与时代坦诚相对的初心,才能让独属于中国电影的好故事,绵延不绝,代代生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